1、流口水
调查研究表明,大多数宝宝在半岁左右下颌便开始慢慢冒出牙齿,大概两岁半到三岁左右乳牙会全部发育成熟。
宝宝之所以在长牙阶段出现流口水的现象,是因为在长牙的过程中牙髓神经会受到相应刺激,而宝宝还不具备强大的吞咽能力,从而导致惯性流口水的现象发生。
2、爱吃手咬下唇
专家表明:宝宝在长牙齿的初阶段,牙龈会感到轻微的疼痛甚至是发痒,宝宝为了缓和这种感受,就开始变得喜欢咬东西。平时宝妈在照顾宝宝时,发现孩子不是啃自己的手,就是抓住别人的手来啃,甚至出现频繁咬下唇的情况。
这其实都是宝宝在想办法缓解长牙的疼痛感和痒感,建议宝妈们可以给宝宝用一些牙胶, 避免宝宝啃手不卫生,把细菌吃到肚子里。
3、假咳嗽
长牙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假咳嗽,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其实它跟第一点流口水有很大的关系。口水增多,宝宝来不及吞咽,所以宝宝容易被自己的口水呛到,就会出现咳嗽的现象。
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在没有生病的前提下,经常咳嗽,那可能是宝宝流口水造成的,说明小宝宝快长牙了!
4、烦躁出牙带来各种痒痛、牙龈刺激等,都会让宝宝感到无所适从,宝宝会异常地烦躁不安,变得非常喜欢哭闹,不像平时那样好护理了。另外,宝宝吃饭也不像以前那样多,变得食欲不振。
宝宝长牙一般是不疼的,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。妈妈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,放入宝宝的口中磨擦牙龈,这样会对宝宝有所帮助。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宝宝长牙时的牙龈不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