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老是哭?或许是在保护自己!这个哭声,宝妈要分辨好
我经常听到我周围的人说婴儿的直觉非常准确。如果你想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,你只需要观察婴儿看到他时的反应。
生活中的婴儿也对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。他有时愿意亲近某人,有时对某人冷漠,有时无缘无故地哭泣。前两种态度不太在意,但婴儿对自己哭泣时开始多心。年轻人觉得很尴尬,自己吓得孩子哭了,可能被别人误解为坏人,只能马上离开婴儿。
老人不想让孩子对着自己哭。他们认为这样的不吉利,只有孩子对自己笑,表示自己健康长寿。宝宝真的有知觉吗?为什么他看到有人哭了?事实上,这并不是因为那些迷信的说法。
成年人确实有多心,没有必要因为婴儿哭而产生误解和尴尬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刻理解婴儿哭声背后的秘密。
宝宝见到爷爷就哭,给红包也抱不住。
能让婴儿哭泣的人不一定是陌生人,也许是周围的家人。团子从小就挑人,记得她出生后的第一个新年,我带团子去婆家迎接新年。奶奶高兴地把大红包拿出来准备给团子,爷爷想出了好办法。用红包交换孙女的拥抱。没想到团子不给爷爷面子,连红包都不看,哭着挣脱爷爷的怀抱。
我和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好,公公对团子什么也没说,团子为什么见到他就哭,曾经是公公心中的未解之谜。之后,阿姨提醒公公不要喝酒。否则,酒的味道太大,一定会被孩子讨厌。公公听了这个话,决定马上戒酒。他没有酒的味道的时候抱着团子,还是没有被拒绝。
婴儿看到某人哭了,你猜到其中的秘密了吗?
婴儿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很弱,所以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。见到人就哭,监护人可以观察有没有以下的秘密。
1.婴儿是否到了认生期
刚出生的婴儿,还不能正确判断陌生人的身份。看到陌生人不哭,也不拒绝陌生人的怀抱,进入认生期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。
认生期的孩子的表现也被称为陌生人的不安,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认生,持续了6个月左右,50%左右的婴儿的表现很明显。
这个阶段婴儿开始有自我保护意识。她认为父母身边最安全,拒绝和陌生人接触。大人不要批评婴儿什么都不知道。这是他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。
2.婴儿有自己的审美标准
婴儿出生具有道德观,其中包括美和丑的识别能力,如果一个人的外表、发型、服装不符合婴儿的审美性,他也不想靠近哭泣。
在婴儿的认知中,对方丑陋意味着这个人威胁自己的安全,不能接近。强行把婴儿抱在对方的怀里,婴儿会哭得很厉害,加深对这个人的坏印象。他们在监护人眼中可能正常,但婴儿害怕或讨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审美标准。
3.婴儿不喜欢某人的气味
小宝宝的视线范围没有大人广,但是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的环境,闭着眼睛闻到谁是妈妈,也可以轻松地闻到别人的气味。
当宝宝觉得某个人身上有他不喜欢的气味时,本能就会远离,可能是刺鼻的香水味,也可能像团子一样不喜欢烟味和酒味。
4.婴儿记仇,一见人就哭
婴儿的认识和认识技能几乎同时掌握,这时记忆力也大幅度提高。如果有人在婴儿身边大声吵架的话,婴儿的心会给他留下印象,下次见到这个人之前会感到害怕,哭泣。
所以,家人在取笑婴儿的时候也要注意。不要轻易哭泣。注意婴儿的仇恨,伤害婴儿的心后可能很难和解,婴儿一看到自己就会哭。
5.一见到人就哭的婴儿,保护着自己
婴儿的这些敏感表现不是坏习惯,也许会感到尴尬,但对婴儿本身有利,父母不能强迫婴儿接受陌生人的怀抱。
小宝宝的日常生活需要成年人照顾,由于自身弱小,遇到危险状况时没有抵抗能力,无法保护自己。因此,对婴儿来说,不接近危险是保证自己安全的最佳方法,看到不喜欢的人哭泣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机制,婴儿也哭着注意父母很危险,不想和他接触。 |